產科|三級甲等
九江市婦幼保健院
掃碼可直接手機咨詢我粉絲22人
什么時候能檢查出唇腭裂
病情分析:唇腭裂一般做四維彩超的時候,就可以被檢查出來的,但是做四維彩超的最佳時間,是在懷孕24~28周之間。意見建議:但是也有些地方22周就可以做四維彩超,最早的在22周的時候可以檢查出來的,這個可以明確的發現,唇腭裂是一種先天性畸形,如果只是單純的唇裂,并不嚴重,出生后可以做手術的。
什么是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
病情分析: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是妊娠期特有疾病,以皮膚瘙癢,膽汁酸升高,黃疸為主要表現。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對母兒都有影響,尤其危害胎兒,甚至造成胎兒不可預料的死亡。意見建議:孕婦診斷肝內膽汁淤積癥后,飲食上要加強營養,補充能量,多進食含維生素高的食物,口服降膽酸的藥物治療,如果合并有肝功能異常,加用保肝的藥物,皮膚瘙癢明顯,可給予外用藥物止癢對癥治療。病情嚴重的,需要住院治療。
臀位難產如何早期識別和干預
病情分析:定期B超檢查能夠及時發現胎方位異常,足月以后也要進行查體及B超檢查確定是否胎位不正。如果足月以后仍為臀位,且胎兒體重估計大于3.5千克,需行剖宮產術分娩。意見建議:臀位是常見的胎位,跟母體子宮發育異常,羊水過多,經產婦腹壁松弛、骨盆狹窄等有關。如孕婦30周以后仍為臀位,可考慮采取膝胸臥位矯正胎位,每日三次,每次15分鐘左右;或是中醫針灸,以及行外倒轉術。
妊娠肝內膽汁淤積綜合癥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病情分析: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綜合癥是因為孕期體內雌激素水平升高,使體內代謝膽汁酸的酶活性下降,導致膽汁酸代謝障礙。雌激素還會影響肝細胞蛋白質的合成,導致膽汁酸反流,從而使體內膽汁酸升高。意見建議:肝內膽汁淤積綜合癥是妊娠期特有疾病,產后一般很快就會緩解。該病主要表現為膽汁酸升高,皮膚瘙癢,黃疸為主要表現,飲食上要注意適當補充維生素及加強營養。孕婦如果皮膚瘙癢,要及時檢查肝功能及膽汁酸。無高危因的孕婦,32周以后也要常規檢查肝功能及膽汁酸。
子癇前期的孕婦吃降壓藥對胎兒有影響嗎
病情分析:子癇前期的孕婦服用降壓藥物,如硝苯地平、尼莫地平、拉貝洛爾、甲基多巴等,對胎兒的安全的。子癇前期以血壓高、尿蛋白,水腫為主要表現,治療上以鎮靜降壓為主,血壓控制穩定,可以降低母兒并發癥,改善預后。意見建議:具有子癇前期高危風險的孕婦,產檢是要監測血壓,定期復查尿常規。如果子癇前期診斷明確,血壓高,需要及時服用降壓藥,保持充足的睡眠,高蛋白飲食,適當補鈣。如果血壓控制穩定,無相應的并發癥,可以待產到足月。
妊娠肝內膽汁淤積綜合癥如何治療
病情分析:治療上主要以降膽酸,保肝為主,加強胎心監護,間斷吸氧,瘙癢嚴重是可以考慮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肝內膽汁淤積癥是孕期特有疾病,分娩后往往很快恢復。 以上方案僅供參考,具體藥品使用請結合自身情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藥。意見建議:肝內膽汁淤積癥是以膽汁酸升高,皮膚瘙癢為主要表現,既往有肝膽疾病的患者,往往發病早,病史重,要定期監測肝功能及膽汁酸及時治療。建議所有孕婦孕32周以后或是發現有皮膚瘙癢不適時要進行肝功能及膽汁酸的檢查,及時發現病情及治療。
如何應對突發分娩
病情分析:如果足月的孕婦在家中突然出現腹痛不適,而這種疼痛是陣發性的,間隔時間較長,可以先準備好待產包及住院所需要的相關產檢資料,以便醫生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更多的病情。意見建議:出現陣發性的腹痛,持續的間隔在5分鐘以上甚至更長的時間,考慮是先兆臨產,做好住院待產的準備。保持良好的心態,適當運動,有助于加速產程,增加陰道分娩的信心。
晚期產后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情分析:晚期產后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是胎盤胎膜組織殘留,其次是子宮復舊以及感染、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愈合等。出現胎盤胎膜組織殘留,常見的是順產分娩的患者。意見建議:順產分娩產后常規檢查胎盤胎膜是否完整,如果有少許的粗糙或者殘缺,可以考慮先口服中藥或是益母草等藥物促進子宮收縮,減少出血。產后兩周復查B超,如果B超提示宮腔內混合性結構較大,需行清宮術治療,否則容易引起感染,宮腔黏連,反復陰道流血。 以上方案僅供參考,具體藥品使用請結合自身情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藥。
子癇前期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病情分析:子癇前期是妊娠期獨有的疾病,與孕婦年齡過大,既往有子癇前期病史、糖尿病病史,肥胖,有高血壓疾病的家族史,慢性腎炎、多胎妊娠等相關。意見建議:孕期要定期監測血壓,檢查尿常規,肝腎功能。適當運動,控制體重,孕期適當的補鈣可以降低子癇前期的風險。診斷子癇前期,要積極的控制血壓,有利于預防子癇的發作,延長孕周,確保母兒安全。
產后后期出血怎么回事
病情分析:產后后期出血,考慮晚期產后出血,常見的原因有胎盤胎膜組織殘留,子宮復舊不良、感染,行剖宮產術后的子宮切口愈合不良。意見建議:如果產后血性惡露時間過長或者是陰道流血停止之后,突然陰道流血增多,要考慮產后后期的出血,要完善血常規,B超等相關的檢查,以明確引起出血的原因。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關于我們 ICP備案號:京ICP備170748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602201335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23-0016
Copyright ? 2015-2025 北京圓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