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體內含鉀量約為3500毫摩爾,主要分布于細胞內,占總量的98%,細胞外液含有少量的鉀,約60毫摩爾,約占總量的2%,而血清鉀占總量的0.3%,細胞外液鉀含量雖然比例很低,但是對于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卻極為重要。
人體內鉀主要來自于食物,正常每日飲食內含鉀60-200毫摩爾,食物中的鉀于進食半個小時后絕大部分在小腸吸收,但是大腸可以排泄鉀,約為攝入量的10%左右,攝入的鉀在參與體內細胞代謝后主要由腎臟排出。
腎對鉀的排泄與鈉不同,血漿流經腎小球的時候能夠將其所含的鉀全過濾出,濾出的鉀在腎小管幾乎全部被重新吸收,尿中的鉀主要由原尿小管和集合管排泌,腎臟排鉀能力在高鉀負荷的時候可以迅速提高,這種調節作用在24至36個小時內完成。
因此,正常人口服大量的鉀的時候不容易發生高鉀血癥,相反由于腎對鉀的保留能力較差,限制食物鉀含量,腎相應的減少鉀排泄的調整時間較長,達七到十天左右,即使攝入無鉀食物,仍每天從尿中排鉀達20毫摩爾,因此如果攝入鉀不足,較容易發生缺鉀,所以鉀的排瀉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