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下積液多是外傷后硬膜下腔出現的腦脊液聚集,占顱腦外傷的0.5%-1%,常發生于一側或兩側額顳部,以雙側額部多見。
硬膜下積液是由于腦脊液進入硬腦膜而形成的,隨著積液增多,可以出現昏迷和意識障礙加深,根據病情,病程可分為急性慢性,慢性者可有包膜,還可以根據臨床特點分為消退型,穩定型,進展型和演變型,CT表現為顱骨內板下新月形的密度區,CT的值是0-10hu,常進入縱裂前部,使腦組織受壓,硬膜下積液的密度低于腦脊液密度,占位表現較硬膜下血腫輕,硬膜下積液可發展為硬膜下血腫,可能是再出血所導致的。
鑒別診斷第一個是硬膜下血腫,有時CT表現硬膜下積液含量,蛋白多的時候,可以和硬膜下血腫差不多,可以根據磁共振檢查再做進一步區別,第二個就是老年性腦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