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科|三級甲等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掃碼可直接手機咨詢我粉絲3人
生二胎難產嗎
病情分析:生二胎不一定會難產。如果前一次是陰道分娩,第2胎大多數能夠陰道分娩,經產婦分娩較快,出現難產的幾率相對較低。但是要控制好胎兒體重,如果胎兒體重過大,有可能出現肩難產。意見建議:建議二胎產婦在孕期要控制好體重,不要過度肥胖,如果產婦肥胖,可能導致產道相對狹窄,胎兒娩出困難。另外,如果前一次是剖宮產,第2次大多數需要采用剖宮產來終止妊娠,建議去大醫院找年資高的醫生做手術,因為第2次手術可能出現盆腔粘連,手術困難。
胎停育怎么辦
病情分析:出現陪胎停育后,需要盡快終止妊娠,避免死胎留在腹中時間過長,可以考慮藥物流產或者是人工流產的方式。如果在懷孕70天之內,可以在計劃生育門診做手術,如果在70天之后出現胚胎停育,需要住院引產。意見建議:建議孕早期要避免接觸有毒物質和放射線,早孕期需要口服葉酸預防神經管畸形。如果連續出現兩次或兩次以上胚胎停育,需要做詳細的夫妻雙方檢查。
產鉗助產屬于難產嗎
病情分析:產鉗助產屬于難產。產鉗應用的適應癥是在第二產程,即宮口開全之后,如果出現急性胎兒宮內窘迫,通過產鉗來快速娩出胎兒的一種陰道助產方式。如果宮口沒有開全出現急性胎兒宮內窘迫,一般需要剖腹產來終止妊娠。意見建議:產鉗助產后,產婦可能出現比較嚴重的產道裂傷,產后出血,因此建議產婦可以口服鐵劑,預防貧血。另外,產鉗后可能出現尿潴留,建議產婦盡早下地排尿,如果排尿困難可以留置導尿管。
產后尿潴留如何處理
病情分析:產后尿潴留,需要重新留置導尿管。產后尿潴留形成的原因是分娩過程當中產婦用力時間過長,導致膀胱受壓迫,膀胱功能降低所引起的,在產后產婦會出現尿不凈或者是排尿困難等癥狀。意見建議:建議在產后可以適量口服紅糖水,盡早下地排尿,排尿時可以打開水龍頭,聽到流水聲會刺激排尿,如果自覺有尿不凈的感覺或排尿困難,要及時告知醫務人員。留置導尿管期間也可以下地活動,避免長期臥床形成血栓,一般留置導尿管兩天左右,大多數膀胱功能會逐漸恢復,拔出尿管后產婦可自行排尿。
清宮算難產嗎
病情分析:清宮不屬于難產。在陰道分娩過程當中,個別產婦因為胎盤粘連或胎盤植入,分娩時胎盤或胎膜有殘留,需要產后做清宮術,這是常用的一種操作,不屬于難產的范疇。難產指的是需要陰道助產,或經陰道分娩失敗改為剖腹產的情況。意見建議:建議女性盡量避免人工流產或藥物流產等不必要的手術,因為這些操作可能會導致分娩過程當中出現胎盤粘連或胎盤植入,需要做清宮術。清宮后建議口服益母草促進子宮收縮。
宮頸難產是怎么回事
病情分析:宮頸難產指的是陰道分娩過程當中宮頸不能順利開大,可能出現異常堅韌或水腫,是難產的一種表現形式。大多數導致宮頸難產的原因是產婦本身宮頸發育較差,或者是出現了持續性枕后位或枕橫位。出現這種情況后,可以宮頸注射稀釋后的利多卡因來緩解宮頸水腫。意見建議:建議產婦在產程中不要懼怕疼痛,要聽從助產士的指導。不要過早用力,因為過早用力可能會引起宮頸水腫,應該在宮口開全以后再增加腹壓。
多胎也會導致胎兒發育不良嗎
病情分析:多胎有可能出現胎兒發育不良。雙胞胎出現胎兒畸形或染色體異常的幾率要高于單胎,因此,多胎屬于高危妊娠,在孕期要增加產檢次數。如果是雙胞胎或三胎,建議在24周左右做每個胎兒的三維彩超檢查,排查畸形,在24周還要做胎兒心臟彩超檢查除外先天性心臟病。意見建議:建議多胎產婦選擇產前診斷中心進行產前檢查,必要時需要進行產前診斷,比如羊水穿刺。多胞胎要注意營養補充,建議在妊娠4個月開始補鐵,補鈣。
順產會難產嗎
病情分析:順產有可能出現難產,尤其是胎兒較大或宮縮較差導致產程延長時。在陰道分娩過程當中醫護人員會密切注意產程進展情況,大多數產婦能夠順利陰道分娩。但是,如果胎兒較大,頭盆不稱,會導致陰道分娩困難,產程延長,時間長可能導致新生兒窒息。意見建議:建議產婦在孕期適當活動,可以通過散步等方式進行運動,避免長期臥床。可以提前學習拉瑪澤呼吸法,增加陰道分娩的信心。
如何處理肩難產
病情分析:出現肩難產時,需要產婦屈大腿,同時助產士會下壓胎兒前肩,促進胎兒前肩內收,減少雙肩徑,促使胎兒盡快娩出。如果屈大腿和壓前肩不能娩出胎兒的話,還需要考慮做會陰側切,會陰側切會增加陰道內操作的空間。意見建議:建議產婦在孕期要將胎兒體重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避免出現巨大兒,因為巨大兒容易導致肩難產。另外,在分娩過程當中,產婦要配合助產士進行屏氣和用力。
用超聲波檢查死胎有什么表現
病情分析:用超聲波檢查死胎會發現胎心停止跳動。如果死胎時間較長,會發現胎兒周身水腫,并且可能出現心包積液,盆腔積液等表現。意見建議:建議產婦在孕期要注意胎動情況,如果自覺胎動特別頻繁或胎動明顯減少,需要去醫院做彩超檢查。如果有胎兒宮內乏氧征象,并且胎兒已經接近足月,可以考慮剖宮產終止妊娠,避免出現胎死宮內。除了做彩超檢查,還可以通過胎心監護檢查來判斷胎兒宮內狀況。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關于我們 ICP備案號:京ICP備170748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602201335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23-0016
Copyright ? 2015-2025 北京圓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