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外科|三級甲等
金華市中心醫院
掃碼可直接手機咨詢我粉絲33人
伽馬刀治療聽神經瘤效果好么
病情分析:影響伽馬刀治療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如下幾點。意見建議:第一、腫瘤體積大小,如果腫瘤體積越大,療效越低,反之其療效越高。第二方面是瘤體邊緣的劑量,建議邊緣劑量是13~15Gy。因為此劑量效果好,并發癥少,相對安全有效。第三、周邊區縣及準直器的大小。應用準直器進行規劃,經營分部計量,這樣對周圍組織損傷小,并發癥相對少,治療效果越佳。
如何檢查聽神經瘤
病情分析:聽神經瘤的檢查包括影像學檢查以及電測聽監測。意見建議:影像學檢查包括頭顱平片,頭顱CT和頭顱磁共振。顱骨平片上可以觀察內聽道有無擴大和骨質破壞頭顱CT檢查,通過平掃及增強掃描可以對聽神經瘤作出診斷,借助骨窗可以觀察明確腫瘤對內聽道骨質的侵蝕。頭顱磁共振已投入CT,相比磁共振的圖像不受顱骨偽影的干擾,而且具有多維成像,不產生電離輻射等優點,是診斷聽神經瘤的首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頭顱CT檢查。
CT能檢查聽神經瘤么
病情分析:診斷聽神經瘤最常見的影像學檢查是頭顱CT和頭顱磁共振。意見建議:頭顱CT檢查通過平掃和增強掃描,可以對聽神經瘤作出診斷,借助骨窗觀察,可以明確腫瘤對內聽道骨質的侵蝕,如果直徑小于一個公分,位于內聽到的微小聽神經瘤,需要使用薄層的掃描。如果患者體內遺留有金屬或者是裝有心臟起搏器而不適合做頭顱磁共振檢查的患者,可以采用頭顱CT檢查。
聽神經瘤都在左側嗎
病情分析:聽神經瘤是從第八對顱神經膜上發生的,又稱為前庭神經鞘膜瘤。意見建議:因為前庭神經有兩組,所以聽神經瘤可以在左側發生,也可以在右側發生。聽神經瘤與內聽道及橋腦小腦角區的血管神經及腦干關系密切,手術時應熟悉該區域的正常解剖結構,以及腫瘤引起的病理解剖性改變。
聽神經瘤影像有什么表現
病情分析:頭顱核磁共振是診斷聽神經瘤最主要的檢查方法。意見建議:頭顱核磁共振中聽神經瘤的影像表現為t1為低信號,t2為高信號,其中實質部分內信號可以不均等,有些聽神經瘤伴有囊性變可以在第2信號表現為高信號,部分突入到內聽道,一般聽神經根部有粗大,增強掃描呈不均勻強化。
硬膜下血腫鉆孔引流術怎么做
病情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腫最主要的治療方法就是鉆孔血腫沖洗引流術。意見建議:是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的手寫方法方法比較簡單,創傷小,可以在局麻下進行,對于血腫液化良好的患者多采用鉆孔引流。手術的方法是通過切開頭皮,暴露顱骨,然后磨開顱骨,放入引流管后用生理鹽水對血腫進行沖洗,大部分血腫可以通過沖洗引流出來,然后留置引流管引流24~48小時。
聽神經瘤ct有什么表現
病情分析:聽神經瘤可以通過頭顱平掃或者是增強掃描對疾病進行診斷。意見建議:頭顱CT平掃通過骨窗像可以觀察明確腫瘤對內聽道骨質的侵蝕,如果直徑小于一公分,位于內聽道內的微小聽神經瘤需要行使用薄層的掃描。平掃向實質部分為等密度,囊性區為低密度。增強掃描可以表現部分增強。
聽神經瘤怎么診斷
病情分析:聽神經瘤的診斷,主要通過臨床表現和影像學檢查進行診斷。意見建議: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釋單側或者是不對稱性聽力損害或者耳鳴,應考慮為聽神經瘤的可能。對出現面部感覺異常及某些平衡障礙的患者,同樣要想到聽神經瘤的可能。影像學檢查上主要通過頭顱CT和核磁共振進行確診。
小腦聽神經瘤是怎么造成的
病情分析:聽神經瘤目前的病因還沒有明確的統一,原因尚不明了。意見建議:聽神經鞘瘤起源于外胚層,是前庭神經的鞘膜細胞增殖逐漸形成腫瘤。一般多發生在內聽道內的,前庭神經鞘膜,并逐漸向顱內擴展。臨床上對于有雙側聽神經瘤,則屬于神經纖維瘤,是神經纖維瘤病的二型,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系統性的疾病。
天幕腦膜瘤能看好嗎?
病情分析:位于小腦幕邊緣的腫瘤稱為天幕腦膜瘤,可以行手術治療。意見建議:腦膜瘤是一種良性的顱內腫瘤,目前其治療最有效的方法是行手術治療,天幕腦膜瘤可以通過行腦膜瘤的切除術,往往預后比較良好。即使術后不行放療或者是化療,其生存期較長。對于腫瘤比較小,并且患者不適合行手術的可以行放射治療。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關于我們 ICP備案號:京ICP備170748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602201335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23-0016
Copyright ? 2015-2025 北京圓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