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比較常見的臨床疾病,多種致病因素可以造成肝臟反復的損傷,病情逐漸的進展,逐漸的發展肝纖維化,進一步進展為肝硬化。
肝硬化形成以后,由于肝臟的解剖結構的異常,會出現門靜脈的高壓,從而導致一些側支循環的建立。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食管胃底靜脈曲張。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如果進行性的加重,在一些誘因的發生下可能會導致消化道的大出血,為臨床的危重癥,甚至有可能危及到生命,所以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明確基礎的病因進行基礎病因的治療,比如抗病毒,保肝、護肝、抗肝纖維化等處理。
如果肝硬化所造成的食道胃底靜脈曲張比較輕,可以做好定期的復查,比如每兩年檢查一次胃鏡,嚴重的話可以做一下胃鏡下食管胃曲張靜脈的套扎或者是液化劑的注入,可以有效的改善病情。
由于肝硬化病人體內的凝血機制異常,生活當中不建議口服一些活血的藥物,有可能會導致出血的情況。飲食當中過硬的食物要注意避免,不可從事重體力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