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研究表明,高血壓病中晚期的病理變化是建立在早期肝氣郁結、肝陽上亢以及女性沖任失調的基礎上,出現肝腎陰虛、陰虛陽亢的病理改變。
由于長期的過度緊張和憂思可以引發氣郁化火,內耗陰血、灼傷津液,肝陰不足、陰虛津虧,肝失濡養,腎陰虧損。從而日久機體整體陰陽失調,肝腎陰虛而血壓升高,持續不降。
也可由于腎陰虧虛縱欲傷津、老年腎虛久病傷腎、水不涵木、肝失所養,從而導致肝腎陰虛。陰虛陽亢,頭目失于陰精的滋養,血壓持續升高,而出現頭痛眩暈。
腎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腦為髓海、聚髓為腦,賴腎精充養,靈樞海論中說,腦為髓之海。同時,認為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所以說肝腎陰虧不解是直接導致髓海不足而血壓持續升高。出現頭暈、頭痛、眩暈,往往伴有健忘、耳鳴等髓海不足、腦失所養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