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的發生與發展,臨床可分為五期,臨床表現與分期密切相關。
一期,即診斷初期,此期臨床上無異常發現,不易查出。
二期,當糖尿病病程超過五年,腎小球基底膜開始增厚,毛細血管間的系膜區可見擴充,腎小球濾過率增加,尿蛋白排出量偶可在應激狀態下暫時增多。在糖尿病控制良好時,尿蛋白排出正常,體力活動可使之增加,休息后可恢復。
三期,腎小球基底膜增厚明顯,球內系膜區,腎小球硬化使毛細血管堵塞,部分腎小球缺血失用,腎小球濾過率高于正常,可出現血壓升高,尿蛋白排出率升高,但尿常規化驗、尿蛋白定性為陰性。
四期,臨床糖尿病腎病期,此期臨床上可出現典型的腎病表現,如血壓升高、輕度水腫、尿蛋白排出量增多,β2微球蛋白增加,24小時尿蛋白大于0.5克。
五期,即尿毒癥期,多在糖尿病病程20到25年開始出現腎小球濾過率自出現尿蛋白開始大約平均每月可下降1%。此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高血壓、水腫、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升高、貧血、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