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研究發現,那么躁狂發作和抑郁發作,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情緒障礙本質上是同一種疾病的不同的表現。
大部分精神分析理論對躁狂的理解,是把它視作是對深層抑郁的防御,但并不能圓滿地解釋為什么臨床上有些患者只是單相抑郁,有的這發展為了雙向。
弗洛尹德解釋抑郁是憤怒轉向自身。精神能量回撤到自我,當自我能夠擺脫上訴客體所導致的束縛的時候,狂熱地尋找新客體來投入曾經回撤的大量的精神能量,這個時候躁狂就出現了。說明的就是弗洛伊德對自己的解釋也并不滿意。
后來,有學者提出躁狂本質是一種有抑郁位點啟發的,極端的防御方式,異位點,一方面感到被壞客體破壞并對此防御,另一方面同時苦苦的思念好的客體。躁狂防御恰恰能夠掌握和控制危險的壞客體同時拯救和恢復好客體。因此,防御了抑郁位點的痛苦和感受,躁狂防御包括無所不能,否認也是理想化防御,將躁狂理解為對這個抑郁感受的防御。雖然能夠解釋一部分臨床現象,比方說有些患者的對于父親喪失產生新快感,夸大性的消磨對的體驗,但是總體上它的解釋能力還是存在的一些明顯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