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可出現咳嗽、咳痰、胸痛、咯血,以及午后低熱、乏力、盜汗、消瘦、納差等情況,輔助檢查分為影像學的檢查,肺結核好發的部位為上葉的尖后段和下葉的背段,在胸部CT上可表現為相關部位的斑片陰影、密度不均勻、邊緣比較清楚,抗感染治療后吸收不明顯。
再者就是病原學的檢查,可以行痰涂片找結核菌,最好收集24小時的痰液,陽性率更高,還可以行痰培養找結核菌,但是時間比較長,不適合臨床。再者行結合菌素實驗,就是PPD試驗,目前廣泛用于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的診斷,對于兒童少年青年結核病的診斷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目前還可以行結核菌素斑點試驗,就是TSPOT-TB進行診斷,必要的時候可以行氣管鏡,行灌洗或者是抽取深部的痰液送檢,這樣陽性率更高,而且臨床意義更大,這些檢查可以作為結核診斷的綜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