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痙攣的臨床表現,包括各種各樣的原因引起的,那么常見的臨床表現:
第一、為腦功能障礙,表現為定向力、注意力障礙,精神錯亂或者進行性意識障礙,或者轉換成昏迷、意識障礙等等。這種意識障礙的動態變化,為血管持續痙攣的特點,早期發生者,可以出現突然發生的一過性癥狀,那么晚期發生者可以逐漸發生持續時間比較長。
第二、局灶性定位癥狀,包括失語、偏癱、單癱、頭痛,或者無欲,也就是很淡漠的癥狀。
第三,表現為顱內壓增高,表現為頭疼、嘔吐、視乳頭水腫、血壓升高等等,嚴重者可以誘發腦疝,顱壓持續超過25個毫米汞柱的時候,可能預后比較差一些。
第四、在蛛網膜下腔或者其他原因治療以后,又突然神經功能惡化的話,應該高度提示,腦動脈痙攣可能性發生。
所以腦血管痙攣,它又分為急性或者慢性,那么急性腦血管痙攣,病因常常是在,受刺激以后24小時之內發生,有時候有自我緩解,那么慢性腦血管痙攣,可以根據病因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異。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一般是在蛛網膜下腔出血以后3到4天,持續時間比較長,另外7到21天是發病的高峰期,外傷以后引起的腦血管痙攣,一般出現比較早,常常是在創傷后2到3天,即進入發病的高峰,平均持續時間是兩周左右,有時候也會達到三周或者四周左右。那么顱外腫瘤術后患者,在1到3天左右,可能會出現腦血管痙攣,那么發病高峰,一般是3到10天左右,平均時間是兩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