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上消化道出血輸濃縮紅細胞嗎
病情描述:
上消化道出血輸濃縮紅細胞嗎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會出現嘔血和黑便等癥狀。如果上消道出血的患者出血量比較多,出血速度比較快的時候,患者就會出現有效血容量的急速下降,這時候患者就會表現為嚴重的貧血。
意見建議:
一旦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紅蛋白濃度低于70克每升的時候,這時候要輸濃縮紅細胞進行治療。
為你推薦
-
上消化道出血與下消化道出血的鑒別上消化道出血與下消化道出血的鑒別。上消化道出血,它是指屈氏韌帶以近的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它是指回盲部以遠的消化道出血。二者的鑒別主要根據臨床表現以及一個輔助檢查。嘔血及黑糞多見于上消化道出血,血便以及暗紅色的大便,多見于下消化道出血。胃鏡及腸鏡、膠囊內鏡可以鑒別一個不同部位的出血。臨床上最常用,一般來說它們鑒別還是比較容易的。01:01
-
上消化道出血鑒別診斷上消化道出血應該與以下疾病相鑒別:第一,咯血。咯血的病人多有肺部一些疾病的表現,常伴有痰液呈泡沫狀,肺部的一些啰音,還有肺部CT的檢查有助于明確診斷。第二,口腔、鼻部和咽部的一些出血。如果病人吞咽以后由肛門排出,這也可以出現大便隱血試驗呈陽性。這就需要醫生通過仔細的詢問病史和局部檢查,必要時請相關科室會診。第三,食物和藥物引起的一些黑便。比如食用動物血或者碳粉、鐵劑,以及鉍劑這些藥物,需要詳細地詢問病人的一些病史。第四,要與下消化道出血相鑒別,因為下消化道出血多表現為鮮紅色的一些血便,但是如果一些小腸的出血,如果積血在小腸里面停留的時間較長,也可以表現為黑便。有時候就與上消化道出血鑒別非常困難,但是這種鑒別還是可以通過病人的病史,一些癥狀和胃鏡結腸鏡,以及膠囊內鏡和小腸鏡的一些檢查手段來鑒別。01:58
-
上消化道出血輸濃縮紅細胞嗎對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是否需要進一步輸注濃縮紅細胞以及血漿,首先要看患者出血的程度,以及患者有無心率增快,血壓降低的情況。也就是說患者是否有失血性休克的情況發生。如果有上述情況發生,建議患者積極的考慮,建立2組以上的靜脈通路,并且抽血配血,經靜脈輸注濃縮紅細胞以及血漿,進行血容量的補充治療。另外患者還需要積極的輸注晶體液以及膠體液,進行進一步體液的補充。那么對于部分患者,如果出血量比較大,還需要進一步考慮行三腔二囊管的壓迫止血,并且經靜脈使用一定量的止血藥物進行積極的止血抑酸等治療。那么在患者治療的過程當中,如果考慮患者出血是由于胃部的潰瘍,基底部血管破裂,或者是賁門粘膜的撕裂,那么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行急診胃鏡檢查。在急診胃鏡下,將患者出血局部的血管進行套扎或者電凝治療。語音時長 01:22”
-
上消化道出血網織紅細胞會減少嗎上消化道出血或者下消化道出血的時候網織紅細胞不會減少,反而會增高,而且是在出血的24小時內可以見到增高,一直到出血4~7天后可高達5%~15%,以后可以逐漸降至正常。如果出血仍未停止,網織紅細胞可以持續的升高。另外,上消化道出血的時候還會表現為紅細胞、血紅蛋白降低,紅細胞壓積降低,可以反映貧血的嚴重程度,也就是失血的嚴重程度。還有血生化里面的一個指標叫尿素氮,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時候尿素氮是會升高。所以如果患者確實有上消化道出血的情況需要立即到醫院住院治療,并配合醫生定期復查靜脈血常規、血生化、網織紅細胞協助了解病情的發展變化。語音時長 01:22”
-
上消化道出血網織紅細胞會減少嗎病情分析:具體情況需要看出血量的多少。如果出血量小于50毫升以下的,一般不會表現出網織紅細胞的變化,如果出血量在200毫升以上的,是可能會出現的。意見建議:出現消化道出血的需要暫時禁食,禁水多注意休息,注意觀察出血的量的變化。同時需要結合血常規的檢查,來進一步的評估病情,必要的時候需要完善胃鏡檢查,明確診斷。
-
上消化道出血輸什么血上消化道出血是否需要輸血,輸什么血,這些我們都需要根據患者的出血量以及患者的身體情況來共同判斷。上消化道出血比較小,通過治療出血已經停止,可以不用輸血。如果出血量比較大,達到了輸血指征,可以輸一些懸浮紅細胞。如果患者出現了凝血功能障礙,可以輸新鮮冰凍血漿。嚴重的可以再加輸血小板或者冷沉淀。
-
上消化道出血輸什么如果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需要輸血,我們首先輸入紅細胞。如果血小板小于50的話,都應該輸入血小板。另外,如果患者出現凝血功能障礙,我們也要輸入新鮮的冰凍血漿。對于大出血的患者,應該積極的給予備血治療。臨床上患者診斷為上消化道出血,并且有活動性出血的征象,如果出現以下指征,我們都需要緊急的進行輸血:患者在改
-
消化道出血患者輸注濃縮紅細胞的指征有哪些?一般來說消化道出血患者輸注濃縮紅細胞指征,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患者收縮壓水平小于90毫米汞柱或較基礎收縮壓降低幅度大于30毫米汞柱。二,患者心率增快,心率大于120次每分。三,患者血紅蛋白小于七十克每升和血細胞比容小于25%,輸血量血紅蛋白達到七十克每升左右為宜。此時應當立即檢查患者血型進行配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