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原發性痛經
2020-04-08 828次
病情描述:
原發性痛經
提示: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診,醫生建議僅供參考!
答咨詢實錄
為你推薦
-
原發性痛經什么時候好痛經是指女性在月經前或者是月經期,出現的下腹不適,輕微的話可能僅有下腹墜脹,有的甚至會出現下腹的明顯疼痛,伴有腰骶部的墜脹,甚至會有惡心嘔吐,面色蒼白,甚至暈厥。那么根據它的發病時間,就分為原發性的痛經和繼發性的痛經。原發性的痛經是指月經來潮以后,即出現的痛經,這種一般的是由于,子宮內膜的前列腺素所導致的。它的高發時間為16-18歲,有的女性可能在生育寶寶以后,痛經的癥狀會逐漸的消失。01:09
-
原發性肝癌表現原發性肝癌可以表現為有癥狀,包括腹痛、腹部包塊,或者是由于肝癌合并了,明顯的肝硬化,而出現肝功能異常、黃疸、腹水、腹脹、乏力、營養不良、消瘦。甚至是肝癌的遠處轉移,包括全身骨轉移,導致的明顯的疼痛,壓迫了膽管、血管,出現了一些腫瘤相關的癥狀。或者是肺轉移,出現了咳嗽、咳血、胸悶、氣短等。肝癌在影像學,包括CT、核磁,都有其特異性的表現。肝癌抽血可以通過,篩查腫瘤標記物,特別甲胎蛋白出現明顯的升高,來得以診斷。另外肝癌由于其特異性的,容易出現復發轉移,也容易在,包括像PET-CT這樣的檢查,能夠確診。01:30
-
原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的發生主要與月經時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關。原發性痛經在青春期多見,常在初潮后1-2年內發病,疼痛多自月經來潮后開始,最早出現在經前12小時,以行經第1日疼痛最劇烈,持續2-3日后緩解。疼痛常呈痙攣性,通常位于下腹部恥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內側,可伴有惡心、嘔吐、腹瀉、頭暈、乏力等癥狀,嚴重時面色蒼白、出冷汗,婦科檢查無異常發現。對于原發性痛經,首先要重視心理治療,在月經期要消除緊張情緒,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劇烈運動,可以適當服用一些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以及口服避孕藥進行治療。語音時長 01:46”
-
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婦女月經期前后或月經期間,發生周期性的小腹疼痛或腰骶部疼痛,甚至劇痛昏厥者,為痛經,本病多建議青年婦女多見。西醫將痛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者,為原發性痛經或功能性痛經,常發生于月經初潮后不久的未婚和未孕的年輕婦女,常于婚后和分娩后自行消失。由于生殖器官,器質性病變所引起的痛經為繼發性痛經,常見于子宮內膜異位癥及慢性盆腔炎、腫瘤等,本病常常與生殖器官局部病變、精神因素和神經內分泌因素相關。針灸對于原發性痛經有較好的療效,對于繼發性痛經,運用針灸減輕癥狀以后,還應診斷清楚原發病,并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對于痛經病,要注意經期的衛生,經期避免重體力勞動,劇烈運動和精神刺激,防止受涼或過食生冷。語音時長 01:45”
-
原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是指女性在月經期或者月經前后出現下腹部的疼痛,常常伴有全身不適的癥狀,經過全面的檢查,不能夠發現有器質性的病變。青春期的女性比較多見,經常在初潮后不久開始出現,至長大成人,結婚生子后疼痛減少甚至消失。
-
什么是原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是臨床上的常見多發病,又叫做功能性痛經。它是女性在月經期間出現明顯的腹痛,頭痛,乳房脹痛,惡心,嘔吐,腰痛,全身不適等臨床癥狀。疼痛癥狀一般在月經來臨的一兩天內比較劇烈,有時候疼痛嚴重,影響工作及休息。月經過后癥狀完全消失,下次月經來臨癥狀重復出現。經過臨床檢查,不能夠發現明顯的器質性病變
-
原發性痛經可能與宮寒或者子宮腺肌癥有關系的
-
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區別原發性痛經就是從一來月經就開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