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痛經的發生主要與月經時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關。原發性痛經在青春期多見,常在初潮后1-2年內發病,疼痛多自月經來潮后開始,最早出現在經前12小時,以行經第1日疼痛最劇烈,持續2-3日后緩解。疼痛常呈痙攣性,通常位于下腹部恥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內側,可伴有惡心、嘔吐、腹瀉、頭暈、乏力等癥狀,嚴重時面色蒼白、出冷汗,婦科檢查無異常發現。
對于原發性痛經,首先要重視心理治療,在月經期要消除緊張情緒,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劇烈運動,可以適當服用一些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以及口服避孕藥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