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臨床上是指磁共振成像,心內膜炎的磁共振成像表現為局部有贅生物。
心內膜炎是指微生物造成心臟內膜表面感染出現炎癥,一般是由細菌、真菌、其他微生物如病毒等,經血流直接侵襲心內膜而引發炎癥,感染到心臟瓣膜、心室壁內膜,且伴贅生物形成,其中瓣膜為常見受累部位,心內膜炎患者在做磁共振成像時表現為局部有贅生物,心內膜炎還會導致患者出現全身性感染、心臟病變,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阿莫西林腸溶片,頭孢拉定片等藥物進行治療,對于藥物治療無效并且病情嚴重的患者也可以通過心臟瓣膜替換術、心臟瓣膜修復術等手術方式進行治療。
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原子核在強磁場內發生共振產生的信號經圖像重建的一種成像技術,是一種核物理現象,通過磁共振成像可以發現心內膜上的病變,觀察心內膜、瓣膜以及心房是否存在異常,磁共振成像對于軟組織的辨識度更高,可以檢查出心內膜炎是否有局部贅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