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久了小腿和腳腫脹一般是生理現象,也可能與下肢靜脈曲張、甲狀腺功能減退、腎小球腎炎、慢性心力衰竭等疾病有關。
1、生理現象:
站久了容易使腿部的血液循環受阻,導致下肢靜脈血液回流出現障礙,引起局部血液循環不暢,從而出現小腿和腳腫脹,一般為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需要做特殊治療。
2、下肢靜脈曲張:
本病會使靜脈內血液反流,隨著靜脈內血液瘀滯及靜脈內壓力的升高,會導致靜脈壁擴張、膨出和迂曲,站立時間過長會出現小腿和腳部腫脹的癥狀,可在醫生的操作下通過大隱靜脈高位結扎術、曲張靜脈剝脫術等手術進行治療。
3、甲狀腺功能減退:
通常是橋本甲狀腺炎、身體缺乏碘元素等原因引起,會使體內的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引起基礎代謝率下降,容易使局部的血液循環變差,出現身體浮腫、乏力、怕冷等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甲狀腺片、左甲狀腺素鈉片、益康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
4、腎小球腎炎:
遺傳、感染、免疫力下降可導致本病的發生,疾病會使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引起水鈉潴留,出現下肢浮腫的癥狀,長時間站立后會使癥狀加重。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呋塞米片、醋酸潑尼松片、甲潑尼龍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5、慢性心力衰竭:
考慮是高血壓、缺乏維生素B、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等原因引起的,會使心臟泵血功能降低,心臟排血量減少,回心血量也會相應減少,從而造成體循環淤血,出現全身浮腫的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地高辛片、氫氯噻嗪片、托拉塞米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休息,不可過度勞累,減少高鹽食物的攝入,比如咸雞蛋、豆腐乳、咸菜等,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