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癥,也叫生長激素缺乏癥,是多因素引發的生長發育障礙,主要特征為身高顯著低于同齡人。準確診斷矮小癥需綜合多方面指標考量。其診斷指標涵蓋身高、生長速度、骨齡、身材比例等方面,同時還需排除其他潛在疾病。
1、身高低于正常人群
這是診斷矮小癥的首要指標。一般來說,成年男性身高低于160厘米,成年女性低于150厘米,可能被認定為矮小。此外,利用統計學方法,如百分位數法和標準差法評估,若兒童身高低于同年齡、同性別正常兒童身高的3個百分位數或兩個標準差,即可判定為矮小。
2、生長速度明顯緩慢
正常情況下,兒童生長速度較為穩定。若其生長速度遠低于同齡人群平均水平的2個標準差,這可能是生長延遲的表現。
3、骨齡滯后
骨齡評估有助于確定骨骼的生長狀態。若骨齡明顯落后于實際年齡,這意味著骨骼生長出現異常。
4、身材不相稱
當四肢和軀干不成比例時,這種身材不相稱的情況也可能暗示患有矮小癥。
5、排除其他潛在疾病
在確診矮小癥時,必須排除其他可能導致生長發育障礙的疾病,例如甲狀腺激素、生長激素的分泌異常等。
治療矮小癥,常用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等藥物促進骨骼生長。同時,合理飲食、充足睡眠和適當鍛煉也是重要的輔助手段。對于矮小癥,早發現、科學診斷與規范治療十分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