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繼發性肝癌:繼發性肝癌與原發性肝癌比較,前者病情發展緩慢,癥狀較輕,常表現為多個結節型病灶,除少數原發癌在消化道者AFP可陽性外,一般為陰性。
(2)肝硬化:肝癌多發生在肝硬化的基礎上。如果肝硬化病人出現進行性肝腫大,質硬而有結節,影像學診斷揭示占位病變,應反復檢測AFP,嚴密觀察。
(3)活動性肝病:以下幾點有助于肝癌與活動性肝病的鑒別:
①AFP甲胎球蛋白檢查和SGPT谷丙轉氨酶必須同時檢測,如二者動態曲線平行或同步升高,或SGPT持續升高至正常的數倍,則活動性肝病的可能性大;如二者曲線分離,AFP升高,SGPT正常或降低,則應多考慮原發性肝癌。
②影像學檢查以B超為主,應反復動態觀察,可配合CT和MRI(核磁共振)。
③必要時在B超下進行細針肝活檢。
(4)肝膿腫:發病急,有感染中毒癥狀,肝區叩擊痛和觸痛明顯,左上腹肌緊張,白細胞數常升高,B超可以探得肝內液平面。
(5)肝臟良性占位:肝血管瘤、多囊肝、肝包蟲病等可用AFP、核素血池掃描和超聲、CT等幫助診斷。肝腺瘤以女性發病較多,常有口服避孕藥史而無肝病史。AFP多陰性,99mTc、MPI呈強陽性顯象,則有較特異診斷價值。
(6)鄰近肝區的肝外腫瘤:如胃癌、上腹部高位腹膜后腫瘤,來自腎、腎上腺、結腸等處的腫瘤,可在上腹部出現腫塊,其鑒別主要靠影像學診斷和AFP,必要時需剖腹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