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體內濕氣重相對于正常人,比較容易怕冷,這樣身體儲存的脂肪比較多,主要是起到保暖的作用,所以比較容易發胖,如果水濕不能代謝出去,也會導致發胖,也就是中醫說的水濕內停。
當體內濕氣重的時候,如果濕氣停留在心肺等胸膈部位,可以用二陳湯或者用半夏、陳皮、杏仁、蘇子、牛蒡子等治療寒濕,或者用香薷、佩蘭、藿香、薄荷等芳香化濕的藥治療濕熱。如果濕氣在中焦脾胃等消化系統,可以用參苓白術顆粒,治療脾虛生濕而導致的腹瀉等,可以用甘草干姜湯或者理中丸治療脾胃虛寒導致的口吐痰涎、腸鳴漉漉等不適,可以用香砂平胃顆粒治療脾胃功能失調導致的濕氣內留出現的食欲不振、腹脹等不適。如果濕氣停留下焦腎、膀胱,會出現小便不利或者下肢、顏面水腫等,常用的藥物有五苓散、宣陽湯或者治療腎虛的寄生腎氣丸等。
當體內的濕氣被排出后,發胖的癥狀也會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