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偏高可能是生理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貧血、病毒性肝炎、膽結石、肝硬化等病理因素引起的。
1、生理因素:
正常情況下,在進食后,由于食物的刺激,可能會導致總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短暫的一過偏高,這種情況通常與疾病無關,可自行恢復正常,不需要特殊治療。對于新生兒,可能會因有生理性黃疸導致這兩項指標升高,多在2周內可以自行消退,也無需特殊治療。
2、貧血:
在患有貧血的時候,患者體內大量的紅細胞會遭到破壞,從而會形成非常多的間接膽紅素,超過肝臟攝取、結合的極限,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會削弱肝臟對膽紅素的代謝,最終可導致間接膽紅素偏高。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葉酸片、硫酸亞鐵片、葡萄糖酸亞鐵片等藥物治療。
3、病毒性肝炎:
主要是由肝炎病毒引起,會導致肝臟細胞損傷,對于膽紅素的排泄、攝取以及代謝減弱,引起總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偏高。可以遵醫囑使用拉米夫定片、恩替卡韋分散片、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片等抗病毒的藥物治療。
4、膽結石:
患有膽結石的時候,可能會導致膽道系統梗阻,影響膽紅素的排泄,進而使總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出現偏高的現象。需要在醫生的操作下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
5、肝硬化:
是由各種肝病一直發展形成的。也會導致肝臟細胞的損傷,使肝臟對各類膽紅素的攝入、合成、排泄出現障礙,從而引起總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偏高。需要遵醫囑使用多環醇片、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安絡化纖丸等藥物治療,也可以考慮行肝移植手術治療。
通過治療后,可以定期到醫院進行復查,以便了解治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