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性貧血主要是由于腎功能受損導致的貧血癥狀,其核心原因在于促紅細胞生成素(EPO)的生成減少。這種貧血狀態是慢性腎臟病(CKD)的常見并發癥,且可能增加心血管并發癥的風險。
下面詳細解析腎性貧血的主要原因:
1、促紅細胞生成素減少
隨著慢性腎臟病的進展,殘余腎功能下降,導致促紅細胞生成素生成減少,這是腎性貧血發生的主要原因。
2、尿毒癥毒素影響
尿毒癥毒素可干擾骨髓微環境,影響紅細胞生成,同時降低患者對促紅細胞生成素的反應性。
3、鐵和營養素缺乏
患者可能因營養不良或合并潛在出血因素而導致鐵、葉酸等造血原料缺乏,進一步加重貧血。
4、紅細胞壽命縮短
紅細胞壽命縮短和溶血也可能導致腎性貧血的發生。
5、繼發性因素
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鋁中毒等亦可引發并加重腎性貧血。
在治療方面可以采取補充鐵劑,如右旋糖酐鐵。同時患者還應注意營養均衡,避免高磷飲食,定期監測血常規及腎功能指標,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