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藥物常見副作用有過度鎮靜、焦慮激越、情緒抑郁、自主神經系統失調等。
抗精神病藥物主要用于治療精神分裂和預防精神分裂癥的復發、控制躁狂發作,還可以用于其他具有精神癥狀的非器質性或器質性精神障礙。其副作用常見的有過度鎮靜,多由于一次服藥量過大或多種鎮靜作用的藥物聯合應用,也可能是對老年、體弱病人劑量調節不當所致,表現為睡眠過多、軟弱無力等;也可導致焦慮激越,應用抗精神病藥治療初期,患者可出現失眠、多夢、易激惹、焦慮及心神不定等癥狀;還可表現為情緒抑郁,多數抗精神病藥物可引起抑郁狀態,其中以氟哌啶醇片、鹽酸氯丙嗪片等較為多見;最后是自主神經系統失調,具體表現有口干、視力模糊、尿潴留等多個系統癥狀。
在治療過程中要堅持定期復診,配合醫生觀察使用藥物后的療效和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