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內膜炎首先要進行血培養檢查,若血培養(+),一般是兩次培養獲得同樣的典型微生物,如草綠色鏈球菌,牛鏈球菌或在無原發病灶情況下,培養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或腸球菌。持續的血培養(+),一般是在以下情況找到心內膜炎病原體,一般是采集的血標本間隔時間12小時以上,所有送檢的3個或4個更多的標本中,查體能夠檢查出(+),且第1個標本與末個標本間隔至少一小時以上,有心內膜感染的證據。
超聲心動圖檢查(+),一般在心瓣膜或瓣下結構或反流血液沖擊處植入人工瓣膜處,見有擺動的心內團塊,且不能以其他變化來解釋,心內的膿腫,新出現的人工瓣膜移位,都可以確診為心內膜炎。當然還有其他的診斷標準,如患者有發熱,體溫大于38度以及血管損害的現象,免疫現象,一般這些進行檢查,主要是進行尿培養,血培養,心電圖和CT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