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黃疸常指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在出生后1-3個月內仍有黃疸,表現為非溶血性高未結合膽紅素血癥,主要癥狀為皮膚發黃。癥狀輕的停喂母乳24-48小時癥狀可緩解,癥狀重的如果在母乳性黃疸中出現吃奶不好、嗆咳、發熱等癥狀,需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干預治療。
對于母乳性黃疸可以進行光療,降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同時可以進行藥物治療,新生兒腸道較弱,可口服藥性較緩的中成藥進行治療,減輕胃腸刺激。可在醫生指導下給寶寶服用四磨湯口服液,它可以促進增強膽囊收縮,促進膽汁排泄,加快腸道蠕動,減少膽紅素肝腸循環,同時改善寶寶消化功能,減少胃-食管反流、吐奶、消化不良性腹瀉的發生。冬天服用時可將藥瓶放置溫水中加溫5~8分鐘后服用。
另外要注意多曬太陽,注意保暖,增加熱量、營養,預防感染,同時需要定期就醫復查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