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黃疸就是和母乳喂養有關的黃疸,可分為早發性和遲發性母乳性黃疸。早發性母乳性黃疸是由于母乳不足引起的,由于攝入量少,新生兒大小便次數減少,造成膽紅素的排泄減少,使血內膽紅素水平升高從而發生黃疸,所以新媽媽需要增加喂奶的次數,必要時按醫囑加用配方奶粉,待奶量充足后黃疸會很快消退。如果血清膽紅素水平超過204微摩爾每升,就會對孩子有影響,應該采用藥物治療。
遲發性母乳性黃疸發生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母乳中有一種叫做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物質可以造成腸道內結合膽紅素的快速分離和重吸收增加,使血液里結合膽紅素數量的增加,導致嬰兒得黃疸遲遲不退。若患有遲發性母乳性黃疸的嬰兒如果精神、食欲好,體重增長正常可以不用處理。一般最遲出生四個月時可以消退,如果情況嚴重,建議去醫院根據檢查判斷黃疸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