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病毒性腹瀉,最常見的就是輪狀病毒腸炎,主要發生在秋冬季節,所以,又稱為秋季腹瀉,是小兒時期非常常見的消化道的疾病,主要的臨床表現會有發熱、嘔吐、腹瀉等癥狀,而且孩子的大便,一般會呈現蛋花湯樣便,或者是黃色稀水樣便,多發生于6個月~3歲期間的嬰幼兒,這個年齡段的發病率是最高的,孩子極易合并脫水、酸中毒以及電解質紊亂等情況的發生。
所以,在治療方面,除了進行給孩子調節胃腸功能,保護胃腸黏膜的治療,最主要的就是預防脫水、酸中毒以及電解質紊亂的發生,輕度的脫水,可以口服補液鹽來進行治療,如果是中重度的脫水,則建議給孩子輸液治療來補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