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心內膜炎是指其他部位產生的細菌,侵及到心臟的內膜,造成心內膜的炎癥,患者會出現高熱、呼吸困難、胸悶,甚至出現心功能不全的癥狀,而細菌性心內膜炎通常也會侵及到瓣膜,使瓣膜出現贅生物,如果贅生物脫落,會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如肺栓塞、腦血管栓塞下肢靜脈的栓塞等等。
所以一旦確診為細菌性心內膜炎,要通過藥物進行系統的治療,可以采用血液培養加藥物的敏感試驗,選用對細菌敏感的抗生素進行6到8周的抗生素的輸注,在此期間,還要注意定期復查心臟的彩超,觀察瓣膜有無贅生物,如果贅生物不停地擴大,通過藥物無法治療的話,建議緊急的開胸更換瓣膜處理,這樣才能使患者的病情盡快得到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