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腰椎間盤突出癥常見于二十到五十歲的患者,男女比例為四到六比一,二十歲以內占6%左右,老人發病率最低,患者多有彎腰勞動和長期坐位工作史。
首次發病常與半彎腰、持重物或突然扭腰動作時發生,其癥狀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就是腰痛,是大多數患者最先出現的癥狀,發病率約為91%,是由于纖維環外層及后縱?韌帶受到突出的髓核刺激,經竇椎神經而產生的下腰部疼痛感,有時可影響到臀部。
第二就是坐骨神經痛,雖然高位腰椎間盤突出可引起骨神經痛,但其發病率不到5%,絕大多數患者是L4-L5,L5-S1間隙突出,所以坐骨神經痛最為常見。
典型的坐骨神經痛是從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側直到足部的放射痛,有94%的患者在噴嚏或咳嗽時由于增加腹壓,而使疼痛加劇。
第三就是馬尾神經受壓,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脫垂游離椎間盤組織可壓迫馬尾神經出現大小便障礙、鞍區感覺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