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糖尿病足的危害很大,根據經典的Wagner分級,它在臨床上分為好幾個階段,早期的話可能只是一個感覺減退,肢體麻木,如果進一步發展,就會出現皮膚的破潰,這種破潰面如果持續的不愈合,就容易形成感染,而這種感染的話,早期可能只是普通的比如說陽性球菌的一種感染,感染加重,造成破潰面,面積擴大,甚至感染累及到骨頭的話,這個問題就比較嚴重了,這么情況下往往就可能還會合并厭氧菌感染,也就是說,如果這個破潰面很大,大家遇到這樣的病人的話,會覺得他的腳會很臭,是那種惡臭味,這種情況叫往往提示厭氧菌能感染,這個階段如果治療仍然不及時,不有效,不能夠及時的把感染控制好,這樣的話,從皮膚到骨頭骨髓都會被破壞,而這種破壞是不可逆的,最終的話就會導致壞疽的產生。
壞疽的話,顧名思義就是說肢體不管是腳趾也好,還是整個腳也好,就已經存在壞死,因為它的本質是因為嚴重的感染,除了陽性球菌、產氣莢膜桿菌、厭氧菌等,還有多種菌群的失調,造成了很多細菌的感染,這種情況下,整個皮膚、骨頭的功能就已經喪失了,而且整個腳趾或者整個腳都是發黑的狀態,伴有惡臭。一般壞疽的話分為兩種,一種是干性壞疽,一種是濕性壞疽,這個是根據它的細菌的組成部分所導致的不同的結果,因此,糖尿病足壞疽一種很嚴重的疾病,一旦發生壞疽壞死,要挽救生命就只能截肢,如果不及時截肢的話,最終就會因為嚴重的感染導致全身的感染休克,最終導致死亡,所以說,為了防止糖尿病足發展到壞疽這樣的一個階段,必須要很規范的治療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