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己患有心肌缺血的危險因素時,比如男性年紀比較大、家族中有冠心病史、有高血脂等血脂異常情況,或者說有高血壓、抽煙、肥胖、糖尿病、缺乏體育鍛煉,甚至精神壓力等危險因素時,而當勞累或活動以后出現心前區不適,如胸悶、氣短、心慌、甚至頭暈、乏力、上腹部疼痛不適等癥狀時,就要懷疑自己有心臟疾病,這時需要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發現自己有沒有心肌缺血的情況。
常見的檢查可以做心電圖,心電圖包括靜息狀態心電圖、動態心電圖、還有運動平板試驗,可以發現心肌缺血的情況,當然還可以做超聲心動圖、心臟核磁共振甚至冠狀動脈造影和心臟ct檢查。在較大的醫院還可以進行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顯像,來評價心肌缺血及功能。同時,在醫院里還可以查抽血化驗,查心肌酶譜及心肌鈣蛋白,它可以進一步提示心肌有沒有缺血壞死或者說損傷。總而言之心肌缺血重在早期發現積極治療,可以明顯改善患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