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向足的外側過度傾斜稱為拇外翻。病理改變為由于拇長伸肌、拇長屈肌和拇收肌緊張牽拉,拇指沿其長軸外旋外翻并繼續加重。
在內側拇展肌和拇短屈肌內側頭及其籽骨向外移位,失去外展作用,進而在外側的拇收肌和拇短屈肌外側頭攣縮,外側關節囊攣縮并增厚,拇指向外半脫位,外側籽骨變大,移于第1、2跖骨頭之間,拇指外翻推動第1跖骨內翻,使足橫弓加寬,致跖骨頭內側被鞋幫擠壓摩擦,發生拇囊炎、疼痛,進而第1跖骨頭變大,形成向內側突出的骨贅。
由于拇收肌緊張勞損,足橫弓變平,第2、3跖骨頭向跖骨側塌陷,負重、摩擦致使該處皮膚增厚形成胼胝。拇指向外翻,擠壓第2趾,占據第2趾之位置,將2趾抬起與拇指重疊,使2趾跖趾關節而過伸,近端趾間關節屈曲,成為錘狀趾,突出于拇指與第3趾背側,近端趾間關節背側受鞋面摩擦、擠壓亦產生胼胝疼痛。所以拇外翻不是骨質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