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是由各種病原體所造成的重癥感染,從而引發了休克的癥狀。一般來說,出現感染性休克之后,患者可能會有高熱,或者是低體溫的情況,血壓會下降、心率會增快,會出現少尿或者無尿的情況。因此一旦出現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危險系數是比較大的,治療起來的難度也會比較大。
當然,現在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感染性休克的救治成功率比以前還是有了很大的進步。
首先,如果診斷為感染性休克,就是要積極地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如果是細菌感染,就要盡早的使用廣譜抗生素進行治療。如果有耐藥的細菌,比如說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還要可能使用到萬古霉素,或者是利奈唑胺等等這些藥物來進行治療。
其次,就是要抗休克治療。抗休克要快速的補液,如果補液不能使血壓恢復的話,還要用到一些血管活性藥物或者激素來幫助,同時要注意重要臟器的保護,預防并發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