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性腎病是由于血尿產生過多、或排泄減少形成高尿酸血癥所致的腎損害,通常稱為痛風腎病。
臨床表現可有尿酸結石、小分子蛋白尿、水腫、夜尿、高血壓、血尿酸升高及腎小管功能損害,本病如能早期診斷并給予恰當的治療,腎臟病變可減輕或停止發展。如延誤治療或治療不當,則病情可惡化并發展為終末期腎功能衰竭而需要透析治療。
尿酸性腎病表現可為腎間質和腎小管內出現尿酸鹽沉積,可見雙折光的針狀尿酸鹽結晶,這些結晶造成其周圍單個核細胞浸潤,導致腎小管上皮細胞壞死、腎小管萎縮、管腔閉塞、間質纖維化,進而腎單位毀損,在集合管形成的微小鈣化可使集合管擴張,并易引發繼發性細菌感染。本病分為原發和繼發性兩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