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癥患者在由非透析治療向維持性透析過渡的階段,稱為誘導透析期,在此期間患者還沒有使用透析時,體液、電解質酸堿平衡,以及尿毒癥毒素等發生的突然變化,容易出現各種透析的并發癥。所以為了減少并發癥的出現,應該進行誘導透析。
誘導透析的要點包括血流量要小,透析時間要短,超濾量要少,透析頻度要高,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減少滲透壓差,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以及導致水分的異常分布。
如果沒有進行誘導透析,往往會由于透析中排出物質所引起的血漿滲透壓下降,而細胞內腦脊液的滲透壓下降緩慢,形成血漿與其他體液之間的滲透梯度,從而導致水分向腦細胞內轉移,臨床上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頭痛、血壓升高、抽搐、昏迷等癥狀,甚至還會出現急性腦水腫。所以,在開始接受透析治療的尿毒癥患者,必須要先接受誘導透析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