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中毒,河豚魚,又稱氣泡魚、辣頭魚、小玉斑。在我國的沿海及長江中下游多見,有四十多種,均含有劇毒的河豚毒素。
河豚毒素主要見于河豚魚的卵巢、肝、血液、眼球、腮、皮、精巢和腸,一般認為魚肉無毒。人因為進食處理不當或者是誤服河豚魚可以導致河豚的中毒。
河豚中毒,潛伏期最短十五分鐘,一般半小時到4小時內發病,潛伏期越短,中毒的程度越重,預后也最差。
中毒表現可以導致口唇、四肢的發麻、針刺樣的感覺,可以有上腹部的不適、惡心嘔吐、口渴、頭暈、四肢無力、站立不穩、上瞼下垂、言語吞咽的困難、肌肉的軟癱、共濟失調和醉酒狀,可以出現瞳孔的變化、血壓的下降、昏迷、嚴重者呼吸衰竭,最終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
治療包括清除毒物,可以用硫酸銅和嗎啡,注射催吐。洗胃應及時、反復、徹底,可以應用碳酸氫鈉、高錳酸鉀、藥用炭洗胃。有條件的應及時進行血液的灌流。
促進毒物的排泄,給病人補液,應用維生素、能量合劑。甘露醇速尿利尿。促進毒物的排泄,注意糾正電解質酸堿平衡的紊亂。
對于呼吸麻痹者可以應用呼吸興奮劑,嚴重者氣管插管,應用呼吸機輔助呼吸。有循環衰竭的,在補液基礎上應用血管活性藥物。應用抗生素預防吸入性的肺炎,但是氨基糖甙類抗生素應該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