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生心肌梗死之后,不同的時間心肌的電鏡變化是不同的,一般心肌的電鏡變化主要表現為,心肌纖維肌漿水腫,輕度的線粒體腫脹,糖原減少,這種情況是一種可逆性損傷。當心肌缺血半個小時到兩個小時之后,心肌纖維就會發生不可逆的損傷,表現為線粒體明顯腫脹,這種線粒嵴不規則、不定型基質致密物出現。
當梗死之后,4到12個小時之內,在電鏡下就可以看到心肌纖維出現凝固性壞死變化,水腫伴有出血,嗜中性粒細胞開始浸潤,染色質凝集在核膜下,當心肌梗死發生在18到24小時時,心肌纖維就會變長呈波浪狀,和即將凝集梗死的心肌肌漿,可以有明顯的紅染。
在心肌梗死之后,24到72小時,電鏡下整個的心肌纖維凝固性壞死,核消失,橫紋消失,肌漿變成不規則粗顆粒狀,肌纖維呈條索狀,梗死區炎癥反應明顯,嗜中性粒細胞浸潤達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