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更年期內發生的高血壓,血壓升高可能是更年期并發癥導致的,也可能是原發性高血壓,恰好發生在更年期這個年齡階段,讓人難以分辨真偽,因此要加以區別才能對癥治療。
女性到了更年期,隨著生理的變化,內分泌失調,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會導致情緒不穩定,睡眠不好,煩躁不安等癥狀,從而引起血壓波動,稱為更年期高血壓。一般是收縮壓上升,舒張壓改變較少或者沒有改變,眼底、心臟和腎臟沒有受累的表現。
如果患者收縮壓為140-159毫米汞柱,舒張壓為90-99毫米汞柱時先不要用降壓藥,可以用一些調節內分泌、植物神經和睡眠的藥物,觀察三個月到半年,待更年期的癥狀緩解后血壓也會降下來,這樣不用降壓藥,血壓也可以在更年期末恢復正常。確診為更年期高血壓者,經過對癥治療以及調節后都能恢復正常。
如果患者的血壓處于收縮壓為160-179毫米汞柱,舒張壓為100-109毫米汞柱左右,而且患者伴有吸煙、高血壓家族史、糖尿病、高血脂等其中任意兩項,就需要加入降壓藥物治療,畢竟更年期的時間比較長,可以達兩到五年,長期的高血壓對健康非常不利。
更年期多在五十歲左右到來,正值高血壓有關發病因素,例如,動脈硬化出現的年齡,所以更年期的高血壓患者更要查明原因,不能簡單的將之歸類為癥狀性高血壓而掉以輕心,查明無器質性病因時可以考慮與更年期有關,否則要采取針對病因治療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