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是個中耳炎的好發人群,由于兒童難以描述耳痛和聽力下降等表現,臨床上常易漏診和誤診,家屬也容易忽視,容易轉為比較難治的慢性中耳炎。因此應當重視對兒童中耳炎的認識和科普。兒童中耳炎的常見的發病原因,一般來說是與其耳部的結構有關,特別是三歲以下的幼兒耳部結構尚未完全發育,尤其是連接中耳和咽部的咽鼓管,不僅僅是一個連接的導管,還具有調節中耳腔的壓力,引流耳中分泌物的功能。
兒童咽鼓管和成人有很大的區別,不僅形態上不似成人的咽鼓管長而成角而是短寬屏,而且位置低。當孩子患呼吸道感染,致病菌非常容易通過咽鼓管進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炎,而且感冒時,鼻內粘膜受到刺激后,導致連接中耳,咽喉和鼻腔的咽鼓管腫脹,從而使內部通路變窄積液排流能力降低,治療的話主要是藥物治療為主,可以首先用3%的雙氧水清洗外耳道,同時原則是控制感染,通暢引流及病因治療,早期應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鼓膜穿孔后取膿液做細菌培養及藥敏實驗,選擇敏感抗生素,麻黃素滴鼻以減輕咽鼓管口腫脹以利引流,同時要注意休息調節飲食,并全身支持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