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又稱母乳不耐受,通常是由于新生兒小腸黏膜乳糖酶缺乏,導致奶中乳糖消化吸收障礙而引起的以腹脹、腹瀉、腹痛為主的一系列臨床癥狀。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都有家族性,新生兒哺乳后1到2個小時出現以腹瀉為主的癥狀,伴有腹脹、腸鳴亢進、痙攣性慢性腹瀉,嚴重的伴有嘔吐、失水、酸中毒,大便為水樣、泡沫狀,呈酸性還有乳糖。
幼兒的體征為體重不增、營養不良、消瘦、貧血、腹部膨隆等,繼發性乳糖酶缺乏除了有消化道癥狀以外。還有全身衰弱、無力、出汗、心悸、惡寒、頭暈、頭痛,有時還有心前區疼痛、肌肉收縮。
成年人長期患有此病,會因缺鈣導致骨質疏松癥。原發性的乳糖酶缺乏以腸道癥狀為主表現為胃腸不適的癥狀,比如腹脹、腸鳴、氣多、腹痛、腹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