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型細菌性痢疾應該與急性胃腸炎,阿米巴痢疾等鑒別,細菌性食物中毒多集體發病,起病急,病程短,嘔吐劇烈,水樣便,流行性乙型腦炎的流行季節,臨床表現與急性重型中毒型菌痢相似。應及早做鹽水灌腸,采取大便標本做鏡檢細菌培養,以明確診斷。
阿米巴痢疾病起病一般緩慢,少有毒血癥癥狀,里急后重感輕,便次較少,要注意與菌痢相區別,其腹痛以右側為主,典型者有果醬樣大便,糞鏡檢檢紅細胞成堆而白細胞少,可找到阿米巴滋養體,乙狀結腸鏡檢查所見,兩者不同與病變部位,取材檢查病原體也不相同。
致病性大腸桿菌性腸炎多發生于兩歲以下兒童,五到八個月發病率較高,糞便可有黏液,有腥臭味兒,較為稀薄,呈蛋花湯樣,大便次數較多,容易引起脫水、酸中毒,急性腸炎,常常以家庭和集體發作,嘔吐多見,大便黏液多于膿,常呈綠色膠凍狀,里急后重較為少見,糞便細菌培養可以確診。
病毒性腹瀉多見于兩歲之內兒童,起病急,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大便呈水樣或蛋花湯樣,可有少量黏液,無腥臭味兒,糞便細菌培養陰性。
阿米巴痢疾南方多見,多發于年齡較大的兒童,起病較慢,大便次數較多,但無里急后重,大便有血和黏液,呈紫紅色果醬樣,新鮮大便黏液鏡檢可以找到阿米巴滋養體,細菌性痢疾紅細胞少于白細胞,阿米巴痢疾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