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濕熱癥是指濕熱侵襲大腸所表現的癥候,多因外感濕熱之邪,或因飲食不節的因素造成。臨床的表現有腹痛下痢、里急后重,或者是大便膿血,或暴注下泄,肛門灼熱,或瀉而不爽。糞色黃褐而臭,或腹痛拒按,大便秘結,或溏之不爽,并見發熱,午后熱勝。
可以采取一些中醫的方法來治療,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可以服用芍藥湯加味,芍藥,黃芩,黃連,大黃,銀花,檳榔,當歸,甘草,木香,本方適用于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膿血為主的痢疾患者。水煎取汁300ml,分兩到三次服用,每日一劑。
如果是連續的反復治療無效,可以采用灌腸療法,臨床上對長期反復不愈之癥患者,常采用灌腸的療法。可采用蒲公英,敗醬草,紅藤,穿心蓮,黃柏,加水煎至150ml,溫度在三十到四十度時,作保留灌腸,如果能保留8小時以上,療效更佳。也可以用錫類散,云南白藥,生肌散,5%的普魯卡因,加入生理鹽水中,加溫后保留灌腸,也會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