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骨折以后的并發癥比較多。首先是骨折端出血,就會導致病人出現失血性休克的情況,并且骨折周圍涉及的組織,均會出現損傷。從而導致肌肉的損傷,神經的損傷,血管的損傷。
所以骨折后,醫生可以根據骨折的腫脹程度和移位的程度,以及病人的肢體感覺,以及血運的情況,來判斷是否有骨折以后引起神經血管及肌肉損傷的情況。
如果下肢、上肢、足部骨折以后,腫脹嚴重,這種情況很容易導致骨筋膜室綜合征的形成。如果不及時的處理,會導致截肢的風險。
而對于椎體部位的骨折,很容易導致血腫、畸形和神經的受壓。從而引起腹脹、腹痛,甚至便秘的情況,并且神經受壓以后還容易導致癱瘓的情況。而對于顱腦部位的骨折,很容易導致顱內的水腫,導致顱內壓增高,甚至形成腦疝,導致病人死亡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