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痙攣,是指心外膜下傳導動脈發生一過性的收縮,引起血管部分或者是完全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冠狀動脈痙攣是構成多種心臟缺血性疾病的基本因素,主要包括變異型心絞痛,不穩定型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猝死等。冠狀動脈痙攣發生于有粥樣硬化的冠狀動脈,偶發生于表面正常的冠狀動脈,它的任何一個分支或者是多個分支均可以受累。引起冠狀動脈痙攣的發生機理,可以分為神經機制和體液機制兩個方面。現在來講一講:
一,神經機制,中樞神經和植物神經活動對于冠狀動脈痙攣的發生起著重要的作用,當在心理應激狀態或者是寒冷刺激劇烈運動時,交感神經過度的興奮加上冠狀動脈局部高敏性,可以誘發冠狀動脈痙攣。一般運用β受體阻滯劑或者是腎上腺素時,也可以誘發冠狀動脈痙攣。
二,體液機制上講,主要與血栓素前列腺素以及內皮素與內皮源舒張因子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