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體溫為攝氏37攝氏度,華氏98.6華氏左右,但各個部位的溫度不盡相同,其中內臟的溫度最高,頭部次之,而皮膚和四肢末端最低,如直腸溫度平均為37.5攝氏度,口腔溫度比直腸低0.3攝氏度到0.5攝氏度,而腋下又比口腔低0.3攝氏度至0.5攝氏度。
體溫在一日內也會發生一定的波動,如在清晨二至六時體溫最低,七到九時逐漸上升,下午四到七時最高,繼而下降。晝夜的溫差不會超過一攝氏度。體溫在性別年齡上也略有不同,如女性略高于男性,新生兒略高于兒童,青年人略高于老年人,因老年人的體溫最低。此外體溫也受到活動、氣候、精神、進食等因素的影響,在生命活動中,人體不斷的進行著氧化代謝,不斷的產熱,同時體熱又通過散熱途徑,皮膚、血管、汗腺散發到外界環境中,產熱、散熱平衡時體溫在一天內保持相對的恒定。
發熱是指人的體溫超過正常范圍,當口腔溫度超過37.3攝氏度或直腸溫度超過37.6攝氏度,晝夜間波動超過一攝氏度時即為發熱。發熱是指人體體溫升高超過正常范圍,當直腸溫度超過37.6攝氏度,口腔溫度超過37.3攝氏度,腋下溫度超過37攝氏度,晝夜間波動超過一攝氏度時即為發熱,超過39攝氏度時其為高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