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的血壓會隨著出血的量的多少,還有就是出血能不能得到糾正,血壓會有動態性改變的。一般在出血量四百毫升以內的病人可以沒有明顯的癥狀,這時候的病人血壓和呼吸、脈搏可以沒有明顯的改變。
在出血量比較多的情況下,比如出血量如果收縮壓降到70到90毫米汞柱,脈率增加到每分鐘130次,這往往表示這時的失血量已達到全身總血量的25%,病人會有表現黏膜蒼白,皮膚濕冷,淺表靜脈塌陷,血壓下降。
如果是病人的失血量達到身體全身血量的30%到50%,這時病人可以產生休克,這時候的病人面色蒼白,四肢濕冷,口唇發紺,呼吸困難,血壓往往測不到,脈搏細小比較快和弱,甚至可以導致死亡。
所以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血壓,可以給予醫生一個比較動態的直觀了解病人出血量的多少,對出血量的估計有一定的作用,還有就是對治療后上消化道的病人,治療效果也可以得到一定的觀察處理。
如果是經過治療之后血壓慢慢的上升或者是收縮壓穩定在90到100毫米汞柱,舒張壓在50到60毫米汞柱這樣的水平,脈搏每分鐘140次,這樣往往就是能夠基本上就是穩定在出血停止,能夠穩定在這個水平,慢慢的病人出血就可以得到糾正,病情就可以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