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水樣便腹瀉患者,多為病毒及非侵襲性細菌所致,一般不用抗生素,應該合理使用液體療法,使用微生態制劑和粘膜保護劑,如果伴有明顯中毒癥狀不能用脫水解釋者,尤其是對重癥患兒、新生兒、小嬰兒和衰弱患兒,應選用抗生素治療,對于黏液膿血便患者,多為侵襲性細菌感染,應該根據臨床特點,針對病員經驗選用抗菌藥物,再根據大便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進行調整,大腸桿菌,空腸彎曲菌,耶爾真菌,鼠傷寒沙門菌所致感染,常選用抗革蘭氏陰性桿菌抗生素以及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假膜性腸炎,真菌性腸炎,應立即停用原使用的抗生素,根據癥狀可選用,新青霉素,萬古霉素,利福平,甲硝唑或者抗真菌藥物治療。
為你推薦
-
急性腹瀉和慢性腹瀉如何治療急性腹瀉和慢性腹瀉在治療上首選口服益生菌治療,因為益生菌可以起到調節腸道菌群紊亂,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從而可以起到治療腹瀉的作用。另外,對于急性腹瀉或慢性腹瀉的患者建議積極尋找發病的原因,再針對病因進行用藥。如果腹瀉是感染引起的,可以使用抗生素來控制感染;如果腹瀉是病毒引起的,可以用抗病毒藥物積極的進行治療。所以當患者出現嚴重腹瀉的情況,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就診,配合醫生給予詳細的檢查,明確病因。另外,可以配合中醫中藥的方法,調解胃腸的功能,也會對腹瀉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綜合治療的效果往往會更好一些。01:26
-
慢性腹瀉和急性腹瀉的區別臨床上根據患者腹瀉的病程長短可以分為急性腹瀉和慢性腹瀉兩大類,慢性腹瀉和急性腹瀉的區別首先是病程和發病的特點的不同,急性腹瀉發病比較快、病程比較短、來勢比較猛;而慢性腹瀉一般病程比較長,癥狀沒有急性腹瀉重。還有腹瀉的次數和大便性狀特點方面,急性腹瀉發作比較快、來勢比較猛,所以腹瀉次數會比較多,有時有可能一天達到10次以上,而且糞質比較稀薄,有時甚至如水樣;而慢性腹瀉病程長,很多是遷延不愈,大便次數相對比較少,大便也是稀薄的。從伴隨癥狀上,急性腹瀉一般出現腹痛的情況比較多,而且疼痛劇烈;而慢性腹瀉會有腹部隱痛,也會有疼痛比較重的情況,但是一般比急性腹瀉的疼痛要輕。01:37
-
急性腹瀉時如何補液急性腹瀉時的補液方法包括口服補液和靜脈補液,對于腹瀉,脫水不是非常嚴重,脫水為輕中度脫水的患者,可以采用口服補液。口服補液鹽是目前比較常用的一種口服液治療方法。對于輕度脫水者,口服液量約為每公斤體重五十到八十毫升,中度脫水約為八十到一百毫升每公斤體重,在8到12小時內將累計損失量不足,脫水糾正以后可以將口服補液鹽用等量水稀釋,按照病情需要隨意口服。新生兒可有明顯嘔吐,腹脹,休克,心腎功能不全,或者其他嚴重并發癥的患兒不宜采用口服補液。靜脈補液,適用于中度以上脫水,吐瀉嚴重或者腹脹的患兒,輸入溶液的成分量以及滴注持續時間,必須根據不同的脫水程度和性質決定。同時要注意個體化,結合年齡,營養狀況,自身調節功能而靈活掌握。語音時長 1:46”
-
急性胰腺炎時如何預防感染?急性胰腺炎本身是化學性炎癥,但是在病程中極易并發感染,是病情向重癥發展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胰腺炎感染源多數來自于腸道,預防胰腺感染措施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1,清潔腸道,可以減少腸腔內細菌過度生長,促進腸蠕動,有助于維護腸粘膜屏障,可以給予硫酸鎂灌腸,口服抗生素可以進一步清除腸腔內或者是已經進入門靜脈系統的致病菌。2,應當盡早恢復腸內營養,有助于受損的腸粘膜恢復,減少細菌移位。語音時長 1:13”
-
急性腹瀉時如何控制感染抗菌素對本病的治療作用是有爭議的。對于感染性腹瀉,可適當選用有針對性的抗菌素,如黃連素O.3g口服,1日3次或慶大霉素8萬u口服,1日3次等。但應防止抗菌素濫用。必要時可注射止吐藥:肌肉注射氯丙嗪25-100mgl日。
-
急性腹瀉時如何補液補充電解質(成人及兒童均適用),WHO 和 UNICEF 均推薦的低滲性口服補液溶液 (ORS) 成份:鈉 75 mmol/L,氯化鈉 65 mmol/L,無水葡萄糖 75 mmol/L,鉀 20 mmol/L,檸檬酸鉀 10 mmol/L,總滲透壓 245 mmol/L。
-
急性腹瀉時如何補液急性腹瀉時的補液方法包括口服補液和靜脈補液,對于腹瀉,脫水不是非常嚴重,脫水為輕中度脫水的患者,可以采用口服補液。口服補液鹽是目前比較常用的一種口服液治療方法。對于輕度脫水者,口服液量約為每公斤體重五十到八十毫升,中度脫水約為八十到一百毫升每公斤體重,在8到12小時內將累計損失量不足,脫水糾正以后可
-
急性腹瀉后如何飲食急性腹瀉后要注意多喝水、補充蛋白質、多攝入維生素、清淡飲食等。1、多喝水:急性腹瀉后會導致體內水分大量流失,使電解質紊亂,要多喝水及時補充水分,提高新陳代謝,使機體能夠正常運行。2、補充蛋白質:急性腹瀉會導致身體蛋白質大量丟失,要及時補充蛋白質,提高機體免疫力。3、多攝入維生素:急性腹瀉會導致胃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