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瀉時的補液方法包括口服補液和靜脈補液。
急性腹瀉起病急驟,每天排便可達10次以上,糞便量多而稀薄,排便時常伴腹鳴、腸絞痛或里急后重。感染是腹瀉常見的原因,對于急性腹瀉,脫水不是非常嚴重,脫水為輕中度脫水的患者,可以采用口服補液。口服補液鹽是目前比較常用的一種口服液治療方法。口服液量約為每公斤體重五十到八十毫升,中度脫水約為八十到一百毫升每公斤體重,在8到12小時內將累計損失量不足,脫水糾正以后可以將口服補液鹽用等量水稀釋,按照病情需要隨意口服。
新生兒有明顯嘔吐,腹脹,休克,心腎功能不全,或者其他嚴重并發癥的患兒不宜采用口服補液。此時可以進行靜脈補液,適用于中度以上脫水,吐瀉嚴重或者腹脹的患兒,輸入溶液的成分量以及滴注持續時間,必須根據不同的脫水程度和性質決定。同時要注意個體化,結合年齡,營養狀況,自身調節功能而靈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