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腸炎是盆腔、腹腔或者是腹膜后惡性腫瘤,經過放射治療以后引起的腸道的并發癥。根據腸道遭受輻射劑量的大小、時間的長短以及發病的緩急將放射病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放射性腸炎早期的癥狀是惡心嘔吐,腹瀉,排黏液便或者是血液便,累及直腸的還會有里急后重,持續的便血可以引起來缺鐵性貧血,偶爾也會有低熱,痙攣性的腹痛則提示小腸受累。乙狀結腸鏡檢查可以見到黏膜水腫、充血嚴重者可以有糜爛或潰瘍。晚期的癥狀,急性期的癥狀遷延不愈,甚至放療結束半年或者是數年以后,慢慢有癥狀的患者提示病變延續終將發展引起纖維化或狹窄。此期內的癥狀早的可在放療后半年,晚的可在十年后甚至三十年后才發生,大多與腸壁血管炎以及持續性病變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