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簡單認識一下,中醫是怎么認識脾胃不和的,脾胃共同主持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但功能上各有特點,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胃氣主降,使食物以及糟粕得以下行,脾氣主升,則飲食物之精華得以營養全身。
胃喜潤惡燥,脾喜燥惡濕,這種納與化,升與降,潤與燥相輔相成,對立統一,脾胃不和即是這種對立統一的失調。
臨床上凡能引起脾胃功能失調的原因,如飲食不節、思慮太過、勞累過度、誤吐誤下等,均可以導致脾胃不和證。
通過以上認識不難理解,臨床上凡是能引起脾胃功能失調的疾病,都可以認為存在脾胃不和,胃炎可能是引起脾胃不和的機會較多,但不能說脾胃不合就是胃炎,如消化不良、急慢性腸炎、消化性潰瘍、急性胰腺炎,都可以存在脾胃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