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類藥物性味苦寒,清熱適中,燥濕力強,故稱為清熱燥濕藥,主要用于濕熱癥,因其苦降泄熱力大,故本類藥物多能清熱瀉火,可用治臟腑火熱癥。
因濕熱所侵肌體部位的不同,臨床癥狀各有所異,如濕溫或暑溫夾濕,溫熱壅結,氣機不暢,則癥見身熱不揚、胸脘痞悶、小便短赤、舌苔黃膩。
若濕熱蘊結脾胃,升降失常,則癥見脘腹脹滿、嘔吐、瀉痢,若濕熱壅滯大腸,傳導失職,則癥見泄瀉、痢疾、痔瘡腫痛,若濕熱蘊蒸肝膽,則癥見黃疸,尿赤,脅肋脹痛、耳腫流膿,若濕熱下注,則癥見帶下色黃或熱淋灼痛,若濕熱流注關節,則癥見關節紅、腫、熱、痛,若濕熱浸淫肌膚,則癥見濕疹、濕瘡。
上述濕熱為患諸病癥,均屬本類藥物的主治范圍。